12月22日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投資促進部主任、中俄機電商會秘書長盛國飛,全國律協外事委員會外事委員、北京市信達立律師事務所主任周廣俊蒞臨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講壇,就“后疫情時代中俄經貿合作現狀、機遇以及企業對俄語人才的需求”主題進行線上講座,并與我校30余名絲綢之路律師學院師生進行了交流。中國-上合基地辦合作部主任、上合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中方籌備辦執行秘書長姜思源主持講座。
盛國飛首先就中俄經貿合作的現狀、疫情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目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簡要介紹。他指出,中方對俄投資具有較大前景,但是高水平的俄語專業人才的缺乏是阻礙企業在俄開闊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企業用人方面還存在巨大空缺,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企業的需求看:迫切需要同學們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語言能力和語言水平是未來在從事俄語方面工作的敲門磚,也是未來面試企業最看重的部分。其次,盛國飛指出應當注重實踐,加強專業實習。特別是涉及中俄法律服務這方面的高端律所、大型企業的實習經歷。最后,盛國飛指出,從事俄語工作大概率會駐外,大家應當盡早做好職業規劃,并鍛煉相應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注意職業對學歷方面的要求。
圖為盛國飛秘書長發言
周廣俊從四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首先,當前俄語專業的同學就業面臨較好的歷史機遇。目前俄語方面的法律服務人才缺口較大,大家要發揮自己的語言優勢。其次,在處理實務工作時,應當運用好國際條約、雙邊條約、合作協定、官方媒體網絡、網絡搜索等對專有名詞、專業術語進行把握,做好法律、司法解釋的檢索,盡可能避免經貿糾紛的產生。在與俄羅斯聯邦政府打交道時,要用好行政訴訟,保障自身權益。再次,要注重自身條件與企業要求、期待的契合度。合作前,應當提前對俄羅斯人的辦事風格、工作習慣、交流方式等有大致的了解。最后,他鼓勵大家有機會到俄繼續深造,進一步加深對俄羅斯聯邦的了解,也有助于提升語言能力;要加強專業實習,特別是到大企業實習,積累相關的人脈、經驗、社會資源;通過各種渠道,不斷自我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圖為周廣俊律師發言
姜思源對兩位嘉賓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并表示會繼續加強雙方交流合作,期待下一次在線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圖為姜思源秘書長主持講座
中國-上合基地辦合作部
2020年12月24日